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 3 4 5 6 7
8 9 10 11 12 13 14
15 16 17 18 19 20 21
22 23 24 25 26 27 28
29 30




  郝寿臣,京剧净角表演艺术家,与金少山、侯喜瑞,并称为“花脸三杰”。生于1886年,卒于1961年,原名万通,祖籍山西洪洞,生于河北香河县。

 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。6岁和哥哥郝寿山一起读私塾,因贫困辍学而去卖五香豆。他带着虎音的叫卖声惊动了皮影艺人王德正,将他收为徒弟,并为他请了老师吕福善,7岁的郝寿臣开始学戏,艺名小奎禄。后拜师李连仲学习架子花脸。变声期间在东北各地演出,曾从唐永常、阎宝恒、朱子六等学艺,唱法私淑金秀山,做功宗法黄润甫,23岁入北京三乐社。

  他的表演融金秀山、黄润甫之长,根据自身条件,开创了“架子花脸铜锤唱”的艺术风格,世称“郝派”。

  郝寿臣的艺术风格可用“厚重”二字概括。他的演唱和念白虽然嗓音有些闷哑,但很有份量,他把鼻腔音变为口鼻共鸣,加以“擞音”等润色,极为浑厚沉郁。其做功更是造型漂亮、身手干净、眼神准确。他的另一成就是脸谱的创新,尤其改革了勾脸的工具和方式,还为众多的人物设计出符合身份和性格的服装图案。郝派脸谱在京剧艺术的圣殿中独有其位,而且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深远影响。

  郝寿臣一生在220余个剧目中扮演过160多个角色。代表剧目有《赛太岁》、《打龙棚》、《野猪林》、《瓦口关》、《黄金台》、《法门寺》、《荆轲传》、《桃花村》、《牛皋招亲》、《飞虎梦》、《打曹豹》、《红逼宫》、《孽海波澜》、《法国血手印》等。

  郝寿臣1953年任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。著有《郝寿臣演出剧本选集》、《郝寿臣脸谱集》等。

  郝派传人有:樊效臣 、袁世海、李幼春、王永昌、周和桐、王玉让等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