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余三胜,京剧初期著名老生演员,又名开龙,生于1802年,卒于1866年,祖籍湖北罗田(一说安徽怀宁)。他原唱汉调,清道光时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。同治二年(1863)入广和成班。道光、咸丰年间与程长庚、张二奎并称“老生三杰”、“三鼎甲”。
余三胜通文墨、善口才,演剧常创新腔,出新意。在徽汉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,对老生唱腔有不少创造。他嗓音宽亮,吐字以湖北音为主,唱腔以汉调为基础,融合徽调,又吸收昆曲和梆子唱腔,并善于把青衣腔溶于其中,行腔圆润流利,婉转缠绵,节奏鲜明,富于变化,其唱以“花腔”著称,为众所效。
他的戏路宽广,以唱[西皮]和[反二簧]擅长,代表剧目有《四郎探母》、《捉放曹》、《战樊城》、《定军山》、《当锏卖马》、《沙陀国》、《摘缨会》、《让成都》、《阳平关》、《伐东吴》、《白帝城》、《磐河战》、《太平桥》、《空城计》、《金水桥》、《双尽忠》、《盗宗卷》、《黄金台》、《状元谱》、《造白袍》、《取帅印》、《桑园会》、《南阳关》、《黄鹤楼》、《碰碑》、《乌盆记》等。
其子余紫云为著名京剧青衣,紫云之子余叔岩为著名京剧老生。